c00_31506172.shtml

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黑龍江省高??萍汲晒a業化專項行動方案(2022—2026年)》,省教育廳制定了《黑龍江省高??萍汲晒D化績效考核辦法(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黑龍江省教育廳
2022年12月13日
黑龍江省高??萍汲晒D化
績效考核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教育部 科技部關于加強高等學??萍汲晒D移轉化工作的若干意見》精神,進一步推動我省高校形成鼓勵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環境與運行機制,提升我省高校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能力,依據《黑龍江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的通知》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省高校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高??萍汲晒D化績效考核堅持市場應用導向、鼓勵創新、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基本原則,著重高??萍紕撔沦Y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由省教育廳統籌組織開展高校年度考核工作。
第三條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績效考核對象為黑龍江省省屬普通高等學校,承續高?!翱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技術轉移機構年度考核報告”等相關數據與信息。
第二章 考核內容與辦法
第四條?本辦法考核的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發展新產業等活動??己酥赜诟咝?萍汲晒霓D讓和產業化,即可商品化的科技成果從科研領域轉移到生產領域,從知識形態轉變為物質形態,從成果持有者轉移到社會需求者,從而作為生產要素投入實際生產中,實現其使用價值和價值,并獲得預期收益的活動或過程。
第五條?高??萍汲晒D化活動應當助推加快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成果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助力我省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本辦法考核的主要指標包括政策執行落實、機制體制建設、管理服務能力、工作實效、社會影響等內容。
第六條?高??萍汲晒D化績效考核工作兼顧過程與結果,突出增值與特色,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具體考核指標詳見附表),綜合全面衡量高校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產業化活動情況,考核結果分為優秀、良好、一般三類??己藢ο笤诳己斯ぷ髦袘獙嵤虑笫?,不得弄虛作假,在考核過程中有弄虛作假行為的,一經查實,將按有關規定對責任單位和個人進行問責。
第七條 考核流程包括:通知發布、材料報送、考核實施。原則上每年3月份由省教育廳發布高??萍汲晒D化績效考核通知,明確具體工作進度安排。
第三章 結果應用與監管
第八條 科技成果轉化績效考核結果作為分配下一年度相關專項資金的參考依據,同時納入高?!半p一流”“雙特”“雙高”建設等評價體系,對工作突出、實績顯著的高校予以重點支持。
第九條?省教育廳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專家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對高??萍汲晒D化工作進行抽查與評價,加強高??萍汲晒D化工作的實施與監督。
第四章 附則
第十條?本考核辦法自發2023年1月14日起實施,由黑龍江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附:《黑龍江省高??萍汲晒D化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高??萍汲晒D化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試行) |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測度指標 | 評分標準和說明 | 數據來源 佐證材料 | ||
名稱 | 名稱 | 權重(Mi) | 名稱 | 權重 (Ni) | ||
A.投入指標 | A1.成果轉化、產業化機制體制建設 | 0.2 | S1. 學校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文件或機制辦法 | 20 | 已出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政策文件或建立了相關工作機制辦法(20分); 未出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政策文件或建立了相關工作機制辦法(0分)。 | 學校文件 |
S2. 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的政策落實 | 20 | 已建立相關制度文件對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做出明確規定,并依據文件執行相關案例(20分); 已建立相關制度文件對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做出明確規定,但沒有相關執行案例(15分); 已建立相關制度文件,但對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等內容不夠明確(10分); 未建立相關制度文件(0分)。 | 高??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學校相關文件及實施案例 | |||
S3.高??萍汲晒a業化行動計劃落實 | 20 | 已出臺學??萍汲晒a業化實施方案并建立相關工作機制辦法(20分); 未出臺學??萍汲晒a業化實施方案,未建立相關工作機制辦法(0分)。 | 學校文件 | |||
S4. 職責清晰的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校內運行機制 | 20 | (1)學??蒲?、資產、創業、園區等成果轉化主要實施部門都有明確的成果轉化實施工作,能夠形成校內聯動,共同推進成果轉化(10分); 學校??蒲?、資產、創業、園區等成果轉化主要實施部門沒有明確的成果轉化實施工作,也不能夠形成校內聯動,共同推進成果轉化(0-5分)。 (2)已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文件對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和盡職免責機制做出明確規定,并依據文件執行相關案例(10分); 已建立相關制度文件,但對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和盡職免責機制的內容不夠明確,也沒有相應執行案例(5分); 未建立相關制度文件(0 分)。 | 高??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學校相關文件、部門職責介紹及成果轉化實施案例 | |||
S5. 高校按規定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特點的職稱評定、崗位管理和考核評價制度 | 20 | 已建立相關制度文件對職稱評定、崗位管理和考核評價等內容做出明確規定,有相關案例(20分); 已建立相關制度文件對職稱評定、崗位管理和考核評價等內容做出明確規定,無相關執行案例(15分); 已建立相關制度文件,但對職稱評定、崗位管理和考核評價等內容不夠明確,有相關執行案例(10分); 已建立相關制度文件,但對職稱評定、崗位管理和考核評價等內容不夠明確,無相關執行案例(5分); 未建立相關制度文件(0分)。 | 高??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學校相關文件及實施案例 | |||
A.投入指標 | A2.管理服務能力建設 | 0.2 | S6. 學校專門的技術轉移、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機構建設 | 30 | 已建立學校專門機構,運行、管理制度完善,考核年度內合作建設技術轉移分支機構或其它轉化、產業化機構(30分); 未建立專門的技術轉移機構(0分)。 | 高??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 |
S7. 專兼職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人員數量 | 10 | 人數/10*10,最高不超過10分。 | 高??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 | |||
S8. 信息化手段和專業數據庫 | 20 | 建立共享成果庫,專家庫,定期發布、推廣科技成果(20分); 建立共享成果庫,專家庫,未定期更新成果與相應信息(10分); 未建立共享成果庫(0分)。 | 國家技術轉移機構年度考核報告 | |||
S9.學??萍汲晒D化從業人員參與培訓及學習 | 20 | 學校自行組織科技成果轉化人員培訓及學習(1+),并參與校外組織的培訓及學習(1+),(20分); 學??萍汲晒D化人員僅參與校外組織的培訓及學習(10分); 學??萍汲晒D化人員未參與任何形式的培訓及學習(0分)。 | 證書、報道等 | |||
S10.新型孵化、產業化載體建設 | 20 | 聯合企業、金融機構等合作共建特色鮮明、梯次銜接、符合地方產業發展方向的新型孵化載體,創新管理模式(20分); 無此類合作與模式(0分)。 | 合作協議、規章制度等 | |||
B.產出指標 | B1.工作實效 | 0.5
| S11. 以轉讓、許可方式轉化科技成果 | 30 | (1)已在技術市場登記完成的合同成交數量/20*20,最高得分不超過20分; (2)已在技術市場登記完成的技術合同成交額/200萬*10,最高得分不超過10分。 | 高??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 |
S12. 以作價投資方式轉化科技成果 | 20 | (1)考核年度內以作價投資方式成立公司數量/2*10,最高得分不超過10分; (2)考核年度內科技成果作價金額/200萬*10,最高得分不超過10分。 | 高??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 | |||
S13. 以技術開發、咨詢、服務項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 | 30 | (1)已在技術市場登記完成的合同成交數量/200*20,最高得分不超過20分; (2)已在技術市場登記完成的技術合同成交額/5000萬*10,最高得分不超過10分。 | 高??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 | |||
S14. 賦權成果數量 | 10 | (1)獲得賦權的成果數量/10*5,最高得分不超過5分; (2)以獲得賦權的成果,創設新公司或參股新公司的數量*5,最高得分不超過5分。 | 高??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 | |||
S15.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行動任務完成情況 | 10 | 完成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行動任務指標(10分); 部分完成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行動任務指標(5分); 無科技成果產業化(0分)。 | 高??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 | |||
B.產出指標 | B2.經濟社會影響 | 0.1 | S16. 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對科技成果完成人的獎勵情況 | 10 | 對成果完成人有獎勵實施(10分); 對成果我完成人無獎勵實施(0分)。 | 高??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 |
S17. 組建創新聯合體 | 20 | 組建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聯合體(20分); 未組建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聯合體(0分)。 | 協議、注冊證明等 | |||
S18. 學生參加國內外創新創業大賽情況 | 30 | (1)參與大賽的項目數/15*15,最高不超過15分。 (2)參與大賽的獲獎項目數/10*15,最高不超過15分。 | 高校雙一流建設關鍵指標 | |||
S19. 學生領辦創業企業 | 20 | 考核年度內有學生領辦創辦企業(20分); 考核年度內無學生領辦創辦企業(0分)。 | 企業章程等 | |||
S20. 教師到科技型企業兼職任職、以及參與涉農、涉企等生產實踐情況 | 20 | 科技、企業特派員數量/20*20,最高不超過20分。 | 高??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文件、證明等 | |||
C.特色做法 | 額外 加分項 | 0.1 | S21. 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案例,包括開展職務成果賦權案例、重大成果轉化案例、促進成果轉化的特色做法等 | 40 | 案例特色鮮明、成果轉化成效顯著,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示范帶動作用,在省內具備一定的推廣和宣傳意義(40分); 案例具有一定特點,促進了本單位的成果轉移轉化(20分); 未提供或案例成效不顯著(0分)。 | 高??萍汲晒D化年度報告 |
S22.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行動任務指標完成情況 | 60 | 超額完成科技成果產業化任務指標,超額幅度≥50%(60分); 超額完成科技成果產業化任務指標,超額幅度<50%以上(30分); 基本完成科技成果產業化任務指標(0分)。 | 相關佐證材料 |
每一個測度指標的得分=測度指標的得分*其對應的二級指標的權重
總分=所有測度指標分數的加和
優秀:≥90分;良好:70-89分;一般:69分以下